遊藝閣 Logo
最終幻想XVI
85
最終得分
平台: PS5, PC
動作RPG
發售日期: 2023年
開發商: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
發行商: 史克威爾艾尼克斯

最終幻想XVI

吉田直樹在單機領域的大膽嘗試,試圖革新FF系列的作品。在視覺表現和召喚獸系統上有所突破,但在劇情敘事方面存在明顯短板。

藝術品鑒

《最終幻想XVI》是吉田直樹在單機領域的一次大膽嘗試。作為一部試圖革新FF系列的作品,它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,但也暴露出不少問題。 視覺表現方面,本作達到了令人驚嘆的高度。召喚獸大戰的場面華麗至極,用盡一切資源去呈現天仙狂醉般的視覺盛宴。吉田團隊在技術層面的追求值得肯定,甚至加入了在FF系列中前所未有的大膽內容。 召喚獸系統是本作最大的創新點,將召喚獸真正融入戰鬥和劇情中,而不是像歷代一樣只是技能或道具。這種"人柱力"般的設定確實新穎,多種召喚獸搭配的爽感也在線上。 然而,劇情方面的問題相當明顯。開場雖有《冰與火之歌》般的宏大氣勢,但後期完全偏離了國家鬥爭的主線,團隊明顯駕馭不住這樣的背景設定。人物塑造普遍不足,Boss設計尤其薄弱,給人硬塞進來的感覺。 總的來說,這是一部有野心但執行不夠完美的作品。85分的評價反映了它作為佳作的地位,但距離經典還有一定距離。

評分詳情

核心玩法與樂趣
40%

扣分項目

玩法深度
-1

裝備系統有些太簡陋。召喚獸系統雖然華麗,但整體的戰鬥并不是很具備吸引力。整作可操縱人物較簡單,沒有冒險小隊,狗狗反而是一直在隊列裡的隊友,滿有趣的。

亮點評價

創新性

召喚獸系統是滿創新的,整出來一個人柱力一樣的概念,召喚獸切切實實成為遊戲戰鬥、劇情平衡中的一部分,而不是像歷代一樣寄存在魔晶石或哪裡放個技能就完事。

操作手感

多種召喚獸搭配的爽感還是在線的。

畫面與音效
15%

亮點評價

美術風格一致性

Amazing 竟然有全裸戲!吉田說大膽還是滿大膽的,說創新也有創新,要是交給其他製作人比如北瀨哪可能這樣做。

畫面細節

華麗,華麗,太華麗!本作最大的特色就在此吧,用盡一切資源去享受天仙狂醉般的召喚獸大戰。

配樂品質

祖堅當然是可靠的。

配音表現

非常神奇的一作,日語聽著怪怪的,然後改用英語通關。吉田也推薦過大家在本作使用英語。

演出效果

召喚獸這塊的演出沒得説。

翻譯品質

英文組的翻譯夾雜不少私貨,反而使世界觀完整和宏大不少。

劇情與敘事
10%

扣分項目

劇情邏輯
-3

吉田製作期間就放話每位員工都要去看完《冰與火之歌》,於是開場你能看見冰與火之歌似的宏大開局。後期呢?完全沒有國家鬥爭什麽事了,團隊駕馭不住那樣的背景。

敘事連貫性
-1

和角色動機是一脈相承,找弟弟就找弟弟,但是由 Cid 死之後的劇情展開有點莫名,算不上連貫。

人物塑造
-2

Boss 塑造太差了!像是硬塞進來的,終戰臺詞還强行點題一下,我都不爭氣地笑出來了。男主女主,塑造得都不是很鮮明,十幾年闊別,中間的事是一點不提。其實我還滿喜歡女主的,但真要整體復盤下來,確實沒有太多特色可説,本作就是對人物塑造不足。還有諸多配角,過目即忘的感覺,賣藥少女出場這麽多次還以為有伏筆,原來她真就賣下藥。

角色動機
-1

Cid 死之後,男主繼任為新 Cid,動機就變得很奇怪了,就和 Boss 一樣,不知道哪塞進來的,動機和 Boss 硬凑一堆。

主線設計
-1

前後段完全變調,整體原因就跟劇情邏輯的硬傷是一樣。

支線內容
-1

模仿網游的作業感,主線都那樣了,支線是同樣毛病。還是有屈指可數的支線值得一做吧,比如稍微補齊一下 Jill 的人設。

結局處理
-0.5

一本書的結局,未免太老套了......以及男主存活與否的開放式結局,很多玩家表示不喜歡。

敘事節奏
-1

還是老問題,前後段不搭邊,通過以 Cid 之死為分界點也有很强的割據感。

世界觀深度
-1

吉田絕對是想創新的,這也恰是他在SE高層中試圖被賦予的地位,然後手持FF這個經典IP又不可能來場大革命,只得打安全牌,結果四不像。老實講這是很不FF的一作。

內容與永續性
10%

扣分項目

內容豐富度
-0.5

完整性不足,很多提到的設定都完全沒有補充,召喚獸也不齊全,利維坦是在DLC裡補上的,多半又是項目周期出的問題。

任務多樣性
-1

任務系統被詬病很多,一環一環跑得很像網游,我們都知道FF14讓吉田成為了傳奇,但是吉田似乎忘記單機遊戲做法還是得有些區別的。

收集品價值
-1

收藏元素很可有可無,擺在男主房間裡的收藏品都沒心思去再度端詳的。